JYP > 關于我們 > 吉宇鵬動態(tài) > 感應加熱 >
這里僅就工件本身內(nèi)涵身分對耐磨性的影響略加評論辯論。多半情況下,感應淬火的工伴以磨料磨損和疲憊磨損為重要掉效情勢,是以人們習慣上認為工件耐磨性是隨硬度的增長而進步的,但這僅在磨損時外面沒有嚴重氧化、沖擊和其他導致外面剝落的復雜身分時才是*的。此時,硬度和耐磨性之間呈線性關系。但中國農(nóng)機院近期的實驗工作注解,材料熱處理后的耐磨性與其硬度并不成線性關系。
在感應淬火中,即使工件外面硬度雷同,但含碳量不合,其耐磨性也有差別。即含碳量對耐磨性是有影響的。也就是說,含碳0. 6%閣下的鋼件感應淬火后的耐磨性*好,而通俗加熱淬火的鋼件其抗磨損才能倒是隨含碳量的增長而進步。但一般來說,在雷同含碳量前提下,采取感應淬火的零件要比用通俗淬火工藝的磨損量低5%~10%。但Tl0鋼和Cr12鋼感應淬火后其磨損量要比通俗淬火的削減4026~60%。
綜上所述,工件感應淬火后的耐磨性與硬度有關。淬火硬度的高低又取決于鋼中的碳含量,與金合化程度關系不大年夜。鋼中碳含量高的,淬火硬度也高,但并非碳含量越高耐磨性就越好。總之,鋼在純摩擦的磨損前提下,與廣泛淬火比擬較,感應淬火的硬度較前者要高2~3個HRC,故感應淬火的耐磨性好。
在機械工程中,磨損是導致零件改換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磨損掉效是一種復雜的現(xiàn)象,它既包含工件本身的內(nèi)涵身分,也包含工件服役前提和情況的影響。總之,磨損掉效是一個整體概念。